肾结石手术变噩梦:荆州患者的生死煎熬

发布时间:2025-10-31来源:香港紫荆卫视 作者:程功

(香港紫荆卫视 10月31日 报道)近日,网友曝料,2024年11月3日,67岁的马毛舒因肾结石入住荆州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常规外科治疗,已过去十一个多月,至今仍躺在荆州中心医院的病床上。这本应是一次可顺利康复的诊疗,却因手术操作失当引发连锁并发症,让老人历经三次休克、三次心脏急诊、两次脑外科急诊的生死考验,也将整个家庭拖入痛苦与奔波的深渊。家属多方求助无果后,恳请媒体介入查清真相,维护患者基本权益。

05

          未完成的手术:血管损伤开启噩梦

    2024年11月3日,马毛舒因肾结石入住荆州中心医院泌尿外科。11月8日,主任医师陈某军为其实施手术,这场持续三小时的手术因患者出现剧烈胸疼、胸闷无法支撑而终止,仅此次手术费已超万元。

    术后返回病房的马毛舒随即出现大出血,衣物被鲜血浸透,同时伴随浑身发抖、寒战等症状。管床医生李某洋告知家属,术中已引发肺部感染。当晚,患者胸闷胸痛急剧加重,血压飙升后陷入昏迷,医院紧急启动输血抢救。此后,每日输血、输冷沉淀成为常态,陈某军查房时坦言“肯定伤到了血管”,还称“本想一次性清理干净结石”。

据家属统计,为维系生命,马毛舒累计输注80个单位冷沉淀、96包血浆,仅相关费用就分三次缴纳了15000元。经皮肾镜手术虽存在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风险,发生率约5%至20%,但多与操作不当直接相关,而此类损伤本可通过精准操作规避。

07

         诊疗乱象:从“签字给药”到强行转院

2024年11月20日,马毛舒再度意识丧失,家属得知输注冷沉淀可缓解症状,却被管床医生李某洋以“签责任书”为条件拒绝立即用药。“救命治疗与责任规避捆绑,让我们不寒而栗。”家属无奈说道。

    次日,家属找到院长求助,医院组织的会诊却无果而终。当晚,患者持续大出血,生命体征剧烈波动,且肾管被结石堵塞亟需二次手术,荆州中心医院却强行要求患者转院,对其垂危状态置之不顾。绝望的家属向荆州市卫健委反映情况,至今未获回应。

2024年12月30日,因患者白细胞异常升高、出现严重真菌感染,二次手术被迫搁置,只能转为药物保守治疗。2025年2月5日(大年初八),马毛舒在输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,经数小时抢救才脱离险境。直至当晚11时,院方才告知家属患者已发生心梗,心外科评估后建议放弃手术、仅用药物维持。

02

          维权无门:十个月未获一句正式说明

    2025年3月15日,在马毛舒身体尚未稳定的情况下,泌尿外科便催促其出院。家属拨打315投诉,详细陈述从血管损伤、持续出血到介入治疗、突发心梗的全过程,仅得到“记录在案”的回应。

    截至目前,马毛舒心梗已过半年,十一个多月的治疗周期里,荆州中心医院从未就事故原因、后续治疗方案给出正式说明。“仿佛这场由手术失误引发的连锁悲剧,只是患者家属的过度矫情。”家属痛心地表示。

    肾结石本属常见疾病,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,而马毛舒的遭遇却暴露了诊疗全流程的责任失守:从术中操作失当导致血管损伤,到术后大出血处置迟缓;从救命药物附加签字条件的冷漠,到出现严重并发症后推诿转院的逃避;从心梗抢救后迟滞告知的失职,到对解决方案的彻底缺位。

    “医疗质量的底线是生命安全,医院责任的底线是直面问题。”家属恳请媒体介入调查,查清手术损伤的责任归属、并发症处置的流程漏洞,督促院方拿出实质性治疗方案,保障患者后续治疗权益。这场本可避免的医疗悲剧,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公道,更关乎每一位患者就医时应有的安全与尊严。


大家评